- · 景观小品,无限创意,一大波新潮小品来袭!
- · 一大波创意景观小品来袭,你的景区够吸睛吗?
- · 景观颜值不够?用对了色彩,普通的装置也能成为最美风景!
- · 让淡季不淡!看如何打造适合冬天的景观装置!
- · 好看的购物中心千篇一律,极致的商业街景观难得一见!
- · 全域旅游,不要忽视那些可以瞬间提升好感度的小型创意景观!
- · 关于儿童景观铺装,这些设计技巧你应该知道!
- · 关于景观装置艺术,看这些案例就够了!
- · 景观设计中的花式铺装,脚下的路也可以很出彩!
- · 开学了,你的学校还是一板一眼?这些校园景观才是该有的设计!
- · 2019WLA世界景观建筑大奖已揭晓,速来围观!
- · 创意车站景观,体验旅途中别样的浪漫!
- · 色彩搭配都不会,难怪你的景观设计不够出彩!
- · 创意景观亭 | “亭”下来,来一场生活与艺术的互动!
- · 威尼斯双年展,“有趣时代”的一场景观盛宴
- · teamLab御船山展览惊艳全球,我国夜游景观该如何打造?
- · “浪”起来的景观,不一样的美
- · “光杆”在景观装置中的花式玩法,你都见过吗?
2020-03-25
雕塑小品作为景观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集结了设计师天马行空的灵感和想象力。在如今这个追求个性和美感的时代,设计师们都是绞尽脑汁将感性思维与细腻的美感,应用于各种材质、细节和结构功能上,让大胆的元素在空间领域,绽放最叹为观止的魅力。今天小编搜集了世界上5位设计大师的疯狂创意景观,希望能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和设计灵感。
Dale Chihuly:不可思议的玻璃艺术
Dale Chihuly是美国著名的玻璃雕塑师和企业家,他一生致力于玻璃雕塑装置。他和他的精英团队在玻璃吹制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在玻璃艺术上,Dale Chihuly开拓了一种新的方式——让融化的玻璃如同植物一般充满生机。利用重力和离心力,让玻璃脱离中心,以更加有生命力和想象力的形态延展。
作为一位出色的艺术家,Dale Chihuly常常从印第安人艺术、日本插花艺术、日本海文化以及两战期间意大利玻璃器皿等等中获得灵感,创作大量艺术作品。
ChihulyDale 的装置艺术作品可以称作为一种沉浸式体验。出自对建筑和园林的热爱, Chihuly完成了在世界各地实现艺术装置的梦想。在遍布全球的公共空间、博物馆、私人住宅和花园中,都能看到他的装置作品。
《Sun/Moon》, Atlantis, Dubai
《The Sun》, Dale ChihulyHand,Blown Glass,Berkeley Square ,Lon
Janet Echelman:空中的“渔网”艺术
Janet Echelman(珍妮特·艾克曼)1966 年出生于美国弗州坦帕市,在一次前往印度办巡回艺术展的时候,在印度海岸沙滩上散步时望着每天都能看到的渔网,产生了新的灵感,从特殊的角度看到了一种全新的雕塑形式——风的雕塑。
在渔民们的帮助下,艾克曼完成了第一个作品,并命名为 “宽臀”,一群当地男孩将作品举在空中,这是关于风与光的雕塑,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
从此,艾克曼开始不停地织网,网也越织越大。
为了做城市中永久性的装置,她用太空服的材质来做织物,请赛艇设计师帮忙开发软件,对作品进行抵御风暴的动态模拟。后来她使用的是韧性为钢铁15倍的特殊材料,用机器编织成网。三年之后,编织出面积50000平方英尺的大型网状装置,并架起了45000镑重的钢圈固定,升上了城市的天空。随即被人们评选为葡萄牙波尔图的地标。
她的作品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制造出奇特的艺术效果,使用彩色网状结构在空中搭建巨大的漂浮作品,材料柔软通透,可随风运动而自由改变形体,再配合灯光效果,炫目如极光。
Janet Echelman,曾获得古根海姆基金奖,还获得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好评,并被选为建筑学汇编的“革新者”。2014年获得美国史密森尼创新视觉艺术大奖,被评为“今日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如今,他的作品已经弥漫于三十多座城市的天空。
Anthony Howe:魔幻的动力学雕塑
Anthony Howe(安东尼·豪)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先后就读于康涅狄格州沃特敦的塔夫特学院、康奈尔大学的斯科维根雕塑与绘画学院。他刚接触到动力学雕塑的契机是在成为仓库管理员的时候,那时候的他已经画了6年的山水画,对静态的艺术世界产生出动摇之心,而恰巧在自己工作的仓库里堆放着许多废弃的钢条,他便突发奇想,试着把钢条做成会动的雕塑。
他的取材范围很广,包括天文模型、科幻作品、微生物、数学曲线等等,当有了新的设计思路时,就开始利用软件进行建模,并在电脑中测试动态效果。这些完成品之所以能够自己转动起来,其实是因为Anthony Howe在制作过程中参考了风车的原理,利用风力驱动叶片,然后产生能量使雕塑运转。
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在风力较弱的环境下也能转动,除了把材料打造得更加轻薄之外,Anthony Howe还为零件设计出非常精密的齿轮结构。
《My Father's Influence》看起来像一块LED屏幕不停转换着画面,但实际上发光的是256面不断摇摆的镜子。Anthony Howe在雕塑背后设计了一个风力系统,当风力系统在快速转动的时候,它所产生的气流便会吹动前方的镜子,而由于晃动的镜子角度不一样,就会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
《Face》作品是一张抽象的脸庞,随着微风吹过,脸庞似乎变得支离破碎,产生出一种独特的效果。
《In Cloud Light III》该作品位于华盛顿,西北太平洋的风轻轻吹过,周围的风景也为这座雕塑衬托出美丽的背景。协调林地、树木、风等自然元素,这座雕塑将自然与人工的元素交互,创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视觉艺术美学。
2016年里约奥运会圣火
Anthony Howe 的动力学雕塑看起来魔性、奇特,甚至有一种未来科幻感。当然,这其中不能缺少大自然的参与。原本静态的雕塑,在一阵风吹过时,整个雕塑上数百个小零件逐渐变化,如同一朵华丽炫目的花朵一般绽放。正因为与风有了互动,艺术装置似乎才有了自己的生命,看起来更饱满更加有魅力。
Robin Wight :温柔梦幻的钢丝艺术
英国艺术家 Robin Wight 使用不锈钢丝或者弹簧,创作出迷人的造型,重新赋予钢丝新的生命,展现出栩栩如生的景象。
她用钢丝创作了飞舞的精灵系列作品,那婀娜多姿的人体,都是用钢丝呈现出的精彩。
公园里、小溪旁、树林中,原来无处不在的蒲公英,轻盈的伞状花絮有着天然的魅力。少女妙曼的身姿,手持蒲公英轻吹花絮,飘散的美景,就是迷人的景象。
风中飞舞的形态、随风飘起的衣带,都是用钢丝来组成的。粗钢丝组成骨架,细钢丝从不同方位缠绕,组成肌肉和皮肤毛发。有着弹性的钢丝,更是妩媚动人。
这些让人大吃一惊的雕塑,受到大众的一致追捧。艺术的无处不在,不得不让人惊叹,钢丝可以这么温柔可爱。
Julian Voss-Andreae:“隐身”的量子雕塑
Julian Voss-Andreae是一名物理学博士,也是著名的雕塑家。他创造性的将量子力学用到艺术上,打造出一系列可以“隐身”的量子雕塑。
Julian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雕塑的构成部分,在团队成员的合力下,将其拼凑成一件艺术品。雕塑之所以可以达到隐形的效果是利用灯光造成的视觉上的一种错觉。
他的雕塑经常在国际艺术博览会和画廊展出,并且可以在北美,亚洲,欧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主要藏品中找到。
在从事艺术事业之前,朱利安·沃斯·安德里亚(Julian Voss-Andreae)在柏林和爱丁堡大学学习了量子物理学和哲学,并在研究中参加了基础量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维也纳大学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物理学研究实验室之一。他在科学的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对量子物理学奥秘的浓厚兴趣一直是他工作的灵感源泉。
Spannungsfeld作品被安装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的明尼苏达大学的一座新的物理和纳米技术大楼中。Spannungsfeld是 一个德国术语,字面意思是“张力场”,这意味着“动态张力,经常在相反的对立面之间,渗透到附近的所有物体中”。
Quantum Man:这座雕塑由平行的钢板构成,象征着量子物理学的反直觉世界,也象征物质的双重性质。表面上是经典的现实,实际是量子行为,雕塑似乎包含了属于从正面看是坚固的钢,但从侧面看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睿途旅创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睿途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睿途旅创)是专注于旅游创意研发与实践的专业机构。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在丹麦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设有分支机构。公司由旅游产品创新研发中心、策划与规划设计中心、创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块组成,主营小镇/乡村/景区等各类策划、规划与创意设计、旅游创新产品研发与IP输出。
睿途理念: 小创意改变大旅游
睿途使命: 以优质创意内容革新中国旅游
睿途精神: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创新意识) Innovation thinking(创新思维)Innovation ability(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