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睿途分享 | 乡村振兴战略:案例分享之日本古川町
- · 从日本泡沫经济时代来看当今中国旅游的机遇与挑战
- · 传统手工艺如何振兴?看日本怎么做!
- · 从日本飞鸟公园看遗址公园活化与可持续旅游
- · 以日本温泉产业百年发展经验,窥见中国温泉旅游之风
- · 从人迹罕至到一票难求,揭秘日本童话小镇萌木之村的繁荣密码!
- · 这个“偏据一隅”的景区,是如何成为日本第一的赏樱胜地的?
- · 简单的采摘活动,为何日本能够做到世界一流?
- · 同样是种苹果,为何日本青森苹果能名扬天下?
- · 日本环保小镇“零垃圾”的上胜町,变态分类可能会让垃圾战中的上海人“笑晕”
- · 万人村庄每户年收入16万,日本三边町的梅子生意经你学会了吗?
- · 从日本两大茶乡看中国茶产业小镇如何实现进阶发展
- · 名人故里如何做好文旅融合——日本妖怪小镇的成功秘诀
- · 日本绿色旅游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何启示?
- · 果园免费玩,房子免费住,日本乡村为了吸引年轻血液拼了!
- · 为了一群鹿而去一座城!日本奈良如何从“穷乡下”逆袭成“日本旅游名片”?
- · 可复制的日本乡村振兴的秘籍良方
- · 日本川越市:从“静态保存”到“动态保全”的历史街区保护与社区营造
2020-02-19
面对灾难,重建与振兴将会成为受灾城市与地域的一个主旋律,而这个过程也是一次更新与升级的契机。
对于日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来说,其乐观的意志和奋斗的精神可谓异常坚韧,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自我修复”机制。而对于亟需完善灾害应对机制以及即将面对灾后振兴的我们,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与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曾饱受震灾困扰的日本东北地区,是如何进行旅游、商业以及文化上的复兴的。
旅游复兴
3.11日本大地震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可以说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然而日本有关机构对灾难后受灾严重的岩手县12个城市居民进行了持续5年的恢复状况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不论居民生活、地域经济、抗灾城镇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复兴迹象,这其中政府的扶持不仅仅是给钱,更重要的是激发各地的二次创业动能,以自身产业为突破口,将经济复苏与产业再造结合起来。同时也离不开民间组织以及旅游相关各界的努力。
日本东北灾后恢复指数
各界对灾后东北旅游的促进措施一览
以下我们围绕着部分措施谈一下灾后的旅游复兴:
1、围绕“自然、历史、文化”等元素,发掘地域特色资源,进行观光创造
可以说在旅游面临低迷的情况下,一向以脑洞著称的日本人也开始被激发起了特色资源的挖掘。日本东北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自然不会被错过,具有东北特色树冰开始被景点化、商品化,并且作为宣传的重要资源向外传播。旅游相关事业者与自治体组成了“东北树冰协会”并开展“树冰峰会”,开展“Tohoku Snow Monster”品牌战略来缓解旅游危机并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冬季来东北。
在灾后重建活动中,仅仅通过讲故事以及黑色旅游已经很难再来吸引重游客以及“粉丝”前来,为此,石卷市的高中生中间开展了“街中海报项目”通过对自身在生活的取材和描述来重新挖掘城市的魅力。喜欢时尚的高中生还对服装进行设计制作,开展时装秀。这些活动除了在灾后展现灾区人民的活力,吸引了游客之外,也吸引了一些学校选择在这里修学旅行并且进行学生间的交流。
2、从支援到交流再到绿色旅游的深化
睿途曾在《日本绿色旅游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何启示?》中提到过绿色旅游,从绿色旅游的概念、形成背景我们不难看出,与广泛意义上的绿色旅游相比,日本的绿色旅游特别重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
在震灾后,支援与交流是一种其他地区与灾区互动的方式,而拥有丰富“绿色资源”的东北地区的绿色旅游业就得到了更多的深化,让城市居民享受或学习地域性的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的同时,也对灾害对地域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绿色旅游的行为也可以反哺这一地区低迷的旅游业,促进旅游复兴的连续性与相互作用。
3、志愿者旅游
为了迅速恢复和重建受灾地区,志愿者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旅行社将事先与主办方的灾难志愿者中心等进行协调,并确定出住宿方式、交通方式以及活动安排,即使是没有经验的人,也能比较容易参与灾后的恢复活动中来。“旅游+志愿活动”都可以为该地区的经济复苏作出贡献,在这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就显得尤为关键。
4、海外市场的重视
首先是国家层面积极对外开展危机公关的行动,除了不间断的向外传递灾区的具体信息之外,对于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观光促进策略,对中国的签证简化也就开始于那个时候,对于入境东北地区的签证申请也给予简化和相当的价格优惠。
同时通过各领域的名人传播信息,开启“来自日本的留言”、参观日本款待运动等活动,并对国际会议的举办进行了大力支持。
除此之外,利用促进各国留学生在东北的旅游来进行更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商品促成、构成海外PR的支援体制。日本观光厅在当年7月就组织了一个1100人左右的留学生后援团,派遣他们分别前往日本全国各地,请他们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给各地方的旅游部门提意见,出主意。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日本创造了一个更好的旅游环境,为外国游客提供更舒适和便捷的服务。与此同时,还鼓励留学生借助新型的传媒工具如微博等,利用留学生们的海外人际关系,把日本良好的旅游环境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来日旅游观光。
虽然在震后一时受到了影响,但是从整个时间线来看,日本的海外游客人次却是在震后得到了飞速的增长。东北的过夜游客从2015年的35.4万人次激增至2017年的64.8万人次。
以上这些对旅游业形成了积极影响的措施之外,日本还开启了专家派遣制度来支持灾区各领域方面的重建,同时各旅游目的地也在重建过程中把“灾害弹性力”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当中。
2018年各领域专家派遣人次
从“灾害弹力性“看旅游目的地类型
商业复兴
除了政府支援和指导外,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团体的价值也非常重要。NGO组织在给予自然资源修复与商业复建支持的同时,也协助当地在传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革,为商业复兴和活化经济做出了贡献。
震后的日本也出现了这样的地方,无人问津的街道蜕变为慕名到访的商业街,一片废墟之地“重生”为全国特色“海景之城”,以下我们通过两个案例进行说明:
1、产业创新金奖——黎明市场
在福岛县的磐城车站旁边,有条仅为40米长的“白银小路”,到处投射出复古的昭和时代身影。
地震前,这里是一条仅7家店铺的无人问津的冷清街道。地震后,通过积极自救,这里成为可容纳30家店铺、每年10万人光顾的“复兴餐饮街——黎明市场”,它如同一束曙光,鼓舞着生活在周围的人们。这条曾被媒体誉为“日本最积极向上的餐饮街”,是如何做到的?
“黎明市场”的开发运营由铃木贤治和松本丈共同成立的47PLANNING公司负责,大地震发生后的第8个月正式开业,此时仅有2家店铺。
通过铃木、松本挨家挨户不懈的沟通,3年后入驻店铺不断增加,并且整条商业街在全国都已拥有知名度。而事实上,入驻的店铺几乎全部为重灾区中的避难店铺。其重点有三:
街道设计
在开业前夕,当地三位艺术家共同在这条小街道的墙壁上画了满满富有福岛曙光以及昭和复古风格的艺术画,表达出了当地人们“对黎明的期待”。
行走在街道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都仿佛重演一出昭和时代的电影,找到那个时代独有的元素。
产品+故事=有力道的广告
这里开发的每一种商品,不仅全部使用当地灾区内的原材料,更是擅于讲述这食物的故事、讲述当地“复兴”路上感人心扉、振奋人心的故事,从而打造出强有力的品牌,并借此将本地文化推广到全日本乃至全球。
全国各地组织宣传活动,扩大知名度
在东京池袋等人群密集的大都市繁华地段,商业街还会组织特别的促销活动“WACCA”,同时也设置了美食播放工作室去运营各种促销活动,以加强食文化的宣传。
通过政府的扶植以及经济补助,加上专家的指导、项目主动的钻营,“黎明市场”最终闻名全日本,成为值得学习的标杆街道。2013年,这里荣获产业创新金奖。
2、废墟上重生的千年一遇海景之城
宫城县女川,是东北大地震中的海啸重灾区。几乎完全毁灭型的重创,让当地可见之处只有满眼的废墟。
受灾的商家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重新集结在一起,在女川车站重新打造了充满地方特色的“海景之城”。
这个曾经被海啸淹没最严重的地方,通过填海、将住宅等建筑设置在高地等(如上图)的措施,成功重生为一个有魅力的“海景之城”。
并且,通过合理将商业设施、公共设施等体验内容相融合,女川作为一个便利的海边旅游城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游逛途中,人们亦可在极具日本特色的庭院内稍作休息。
从车站出来一直延续到海边,道路沿边并排着各具当地特色的小店铺,营造着漫步于海边的特有的惬意感受。
与非盈利组织NPO携手,这里还设立了创业孵化器THE FUTURE OF ONAGAWA,推动产研一体化并加速成果转化。
现在,这里的商业入驻率维持在100%,每年都举行70多次主题活动。2019年日本黄金周期间,这里到访游客增长到近9万人,成为入选2019年全日本30大地方商业特色街道的旅游圣地。
文化复兴
1、对民俗的重新审视
岩手县宫古市的黑森神乐与普代村的鹈鸟神乐在 2005 年作为“陆中沿岸地方的神乐”被选择为应采取记录等措施保存的无形文化财。而黑森神乐在 2006 年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鹈鸟神乐在2011 年被指定为岩手县无形民俗文化财。
在日本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作为危机管理的预防对策,今后至少应该将全部的民俗艺能指定为市町村的无形民俗文化财。以岩手县沿岸部为例,东日本大地震给整个地域社会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经济上、精神上的创伤,而以民俗艺能为代表的无形文化财却能在极端情况下,提供使该地域社会重生的可能性。
在 2012 年 9- 11月举办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企划展“将记忆串联———海啸危害与文化遗产”(記憶をつなぐ—津波災害と文化遺産—)上,人们将岩手县的民俗艺能定义为记忆的储存库。也就是说,岩手县沿岸部的民俗艺能是地域社会成立的精神支柱。
2、文化事业的开展
目前东京都历史文化财团着手“支援受灾地区文化艺术事业”项目,着力于重新创造釜石市箱崎町白浜和岩手县内陆部的文化空间。这个项目为重建民俗艺能的文化空间提供了范本,有利于民俗艺能的保护与传承,进而重建整个地域社会,最终达到修复地震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的目的。
3、让灾区的名字成为一种正面的文化符号
因为核泄漏事件,福岛成为了受此次地震影响最大的地方,因为核灾,福岛许多人事物开始受到社会歧视与变向隔离,如何替福岛去污名成为了重大课题。一部分的音乐人以及广义上的文化人,自愿前往福岛,以较为欢喜和正面的方式,将声音透过网络连播传送出去。
而这一活动也开始得到了更多响应并且以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开展,比如从东京发动的网络播音室Ustream的DOMMUNE频道,也在福岛以相同的方式开始传播,它是以“DOMMUNE FUKUSHIMA”的名字成立的网络直播站,其目的就是让福岛可以成为一种正面的文化符号。
其实今天文章的内容只是反应了日本在面临灾害之后积极对应的一个缩影,可以说这些只是诸多事例中的冰山一角。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观光厅与复兴厅还是各地旅游的相关部门,都会对一些灾后重建的先进事例进行总结与发表,并不断学习其经验,学术界对于灾后旅游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
生于忧患当中才能更从容地面临忧患。灾难面前,我们要更多地保有希望,也要拥有更多应对灾难的机制以及能力。而灾难后的重建,则又是一次更新与升级的契机。
文章由睿途旅创原创发布,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睿途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睿途旅创)是专注于旅游创意研发与实践的专业机构。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在丹麦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设有分支机构。公司由旅游产品创新研发中心、策划与规划设计中心、创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块组成,主营小镇/乡村/景区等各类策划、规划与创意设计、旅游创新产品研发与IP输出。
睿途理念: 小创意改变大旅游
睿途使命: 以优质创意内容革新中国旅游
睿途精神: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创新意识) Innovation thinking(创新思维)Innovation ability(创新能力)